EVENTS

Teacher in Film Workshop

|宗旨|

為推動影視聽文化資產近用,並推廣全民影像及媒體識讀教育,故辦理典藏教育應用研習活動,以提升大眾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典藏品的認識,並使其了解社會、歷史、與文化脈絡下的影視聽文化內涵,以培養具有美感、鑑賞與批判力的觀眾。

|課程目標|

()教師專業增能

將中心典藏的臺灣影視聽作品及文物導入教學,以教學設計開發協助教師應用於教學現場。

()運用典藏作為文化載體

使教師能理解藏品的背景脈絡,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藏品的歷史、文化、社會意涵。

()運用典藏作為知識載體

使教師能分析藏品的文本及其相關知識,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回應當代議題。

()運用典藏作為創意媒介

使教師能理解藏品的鏡頭語言及影像美學相關知識,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影像創作。

|活動內容|

(一)為增進教師影像之知能,邀請國內知名講師,針對影視聽中心挑選之典藏電影,進行影像分析課程。

(二)包含經典台語片、文學改編及歷史文化等不同面向的電影,從電影文本分析出發,進行不同時代和風格的解析,進而理解影像創作之社會、歷史及文化脈絡,並以此回應當代問題。

(三)將辦理線上研習2場及實體研習3場,各場次可獨立報名,參與者可依自身考量相關因素分別報名;線上場次將於課程前一週提供線上觀影加密連結,並於活動後下架影片,請參與者務必於開課前看完指定電影。

(四)參加線上研習者,看完指定電影及參加研習,並於每堂課程結束填寫線上問卷後,可獲得「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1.5小時研習時數;參加實體研習者,本人參加研習並於結束後填寫線上問卷,可獲得「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3小時研習時數。

|研習資訊|

()報名對象:

線上研習:對影像學習或教育有興趣之人士。

實體研習:國內各級公私立學校對影像有熱忱之正式、代理或代課教師,需具至少一年以上教學經驗。

()報名方式:全程採線上報名,並以電子郵件為主要聯絡方式,請參加人員留意及收信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5tm2dBoVdhcwvMy96

()辦理方式:

實體場次: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樓多功能室(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線上場次:以Google Meet會議室進行

()場次及影片資訊:

1.線上研習:

日期及時間 應用影片 主講者 參加建議

8/30(六)13:30~15:00

《三八新娘憨子婿》 孫世鐸 各年級段之教師均可參加

10/18(六)13:30~15:00

《拒絕聯考的小子》 孫世鐸 各年級段之教師均可參加

2.實體研習:

日期及時間 主題及應用影片 主講者 參加建議

9/27(六)10:00~15:30

經典台語片

《丈夫的秘密》(錯戀)

《三八新娘憨子婿》

4X相識系列《隨片登台》

梁碧茹 國中至高中或有本土語教學需求之教師

11/15(六)

10:00~15:30

文學改編電影

《拒絕聯考的小子》

《兒子的大玩偶》

《殺夫》

楊元鈴)

因《殺夫》為輔導級,且內含刺激性畫面,較適合融入於高中以上之教學,故本場建議高中職以上之教師參加

12/6(六)

10:00~15:30

臺灣歷史文化

芬芳寶島系列《大甲媽祖回娘家》

時光台灣系列《32公里~六十年》

《福爾摩沙》

《魔法阿媽》

黃惠偵 國小至國中一年級之教師

3.講師介紹:

孫世鐸: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兼任講師,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特約講師,《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叢書、《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共同作者,做以藝術和電影為方法的教師與兒少培力以及政治工作。

梁碧茹: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助理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文化研究博士。

楊元鈴:製片、編劇、影評人、影展策展人等多重身份,曾任金馬國際影展、台北電影節之節目策畫;在路上影展、雕刻時光影展、台北文學‧閱影展等影展策展人。電影製片作品有紀錄片《台灣黑電影》,編劇作品則有《茱麗葉》、《有一天》、《南方小羊牧場》等片。

黃惠偵:六歲開始跟著媽媽跳陣頭,二十歲轉行從事社會工作,開始學習紀錄片,主要關注移工、原住民及土地議題。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及一個孩子的母親。過去作品包括《我和我的T媽媽》,《八東病房》及《烏將要回家》等短片。

()流程:

1.線上研習:

時間

流程

內容

13:15-13:30

線上報到

線上簽到

13:30-13:35

開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簡介

13:35-14:50

影像分析課程

針對影片中的議題、美學、風格等元素進行分析,了解觀看影像與思考影像的方式。

14:50-15:00

QA時間

 

15:00-

課程結束

線上簽退

2.實體研習:

時間

流程

內容

10:00-10:10

報到

簽到

10:10-10:15

開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簡介

10:15-11:00

影像分析課程(一)

針對片中的議題、美學、風格等元素進行分析,了解觀看影像與思考影像的方式。

11:00-11:10

中場休息

 

11:10-12:00

影像分析課程(二)

針對片中的議題、美學、風格等元素進行分析,了解觀看影像與思考影像的方式。

12:00-13:00

午休及用餐時間

參與者自由交流(主辦單位提供餐盒)

13:00-13:30

特展導覽

影視聽中心「有可能的任務」特展

13:30-14:40

教學設計

1.議題融入教學

2.影像媒體融入教學

14:40-14:50

中場休息

 

14:50-15:30

發表及綜合討論

 

15:30-

賦歸

簽退

()課程進行方式:

1.課程前七日將以電子郵件方式寄出開課通知,內含:課程會議室連結(線上研習)及當週觀影連結,敬請於課程前完成觀影。

2.因版權限制,本次研習所使用之影片片源,僅供參加者研習備課及研習使用,請勿外流以免觸法。

3.線上課程將有線上簽到及簽退機制,請與會人員留意。

REMINDERS

一、本中心保有課程日期及講師等相關內容調整之權利,如有調整將以電子信件方式通知。

二、五次研習皆為獨立課程,可依自身意願及時間選擇性報名參加。

三、需於每次課程前14日內完成報名,主辦單位將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通知函,報名者於收到通知函後5日內回覆信件以利確認報名完成。

四、本活動完全免費,為使資源運用更有效率,報名後若確定無法出席,請務必以電子郵件方式取消報名,以利主辦單位安排遞補。

五、承辦人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