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節目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邁入第14屆,精選近140部影像作品,再度與觀眾一起「再見.真實」。三大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台灣競賽」以不同地域為座標,引薦當代最具獨立觀點和作者美學的影片。焦點影人邀請斯洛伐克的兩大重要導演,於「焦點影人|雙面斯洛伐克:彼得.克雷克斯&維拉.恰卡紐娃」單元,以各異其趣的創作手法,精彩呈現以影像轉化國家現實的多重可能。焦點專題以「時代的隱喻:名為緬甸的真實」為名,展映26部跨類型的緬甸電影,記錄外在現實或訴說內在感受,共組屬於緬甸的真實。另外,本屆影展亦首次進行節目交換單元「來自彼端|憂鬱與希望的十年──烏克蘭紀錄片選」,與烏克蘭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共同籌劃,精選六部攝製於俄烏戰爭期間的作品,以「廣場革命」為始,不僅反映、省思戰場上的衝突,亦記錄了重返平靜、實現正義、追求夢想及保存文化等不同面向的困境與真實。
 
照見台灣在地,「時光台灣」單元重現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紀錄片計畫——「流離島影」,重現2000年12部形式各異、觀點多元的先鋒紀錄短片,重新思考幾十年來台灣人對於『本島』與『離島』間主從關係的想像。「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小規格業餘電影,還有其他」則展映1920至1970年代小規格膠卷拍攝的「業餘電影」,強調電影進入私領域,大眾攝錄日常的紀錄樣貌,更特別規劃多元展映方式,從技術、歷史、記憶、研究的不同面向開展追尋。

本屆影展之「傑出貢獻獎」得主,頒發給現年80歲的國寶級藝術家張照堂,表彰其在紀錄片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貢獻,並且精選兩部張照堂的經典紀錄片作為影展揭幕,經典之作《王船祭典》被認為是台灣實驗和詩意紀錄片的濫觴;《紀念.陳達》則聚焦月琴歌者陳達的表演,讓樂音與影像成為主角,自然呈現藝術家的生命狀態。

影展放映之外,TIDF更盛邀國際及台灣影人,於展期間和觀眾討論交流,還有影人講堂、論壇、講座、講述表演、現場電影、影像創作計畫和映後座談,探索紀錄片的各種可能。
 
TIDF官方網站:http://www.tidf.org.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IDF.inf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df.tw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邁入第14屆,精選近140部影像作品,再度與觀眾一起「再見.真實」。三大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台灣競賽」以不同地域為座標,引薦當代最具獨立觀點和作者美學的影片。焦點影人邀請斯洛伐克的兩大重要導演,於「焦點影人|雙面斯洛伐克:彼得.克雷克斯&維拉.恰卡紐娃」單元,以各異其趣的創作手法,精彩呈現以影像轉化國家現實的多重可能。焦點專題以「時代的隱喻:名為緬甸的真實」為名,展映26部跨類型的緬甸電影,記錄外在現實或訴說內在感受,共組屬於緬甸的真實。另外,本屆影展亦首次進行節目交換單元「來自彼端|憂鬱與希望的十年──烏克蘭紀錄片選」,與烏克蘭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共同籌劃,精選六部攝製於俄烏戰爭期間的作品,以「廣場革命」為始,不僅反映、省思戰場上的衝突,亦記錄了重返平靜、實現正義、追求夢想及保存文化等不同面向的困境與真實。 照見台灣在地,「時光台灣」單元重現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紀錄片計畫——「流離島影」,重現2000年12部形式各異、觀點多元的先鋒紀錄短片,重新思考幾十年來台灣人對於『本島』與『離島』間主從關係的想像。「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小規格業餘電影,還有其他」則展映1920至1970年代小規格膠卷拍攝的「業餘電影」,強調電影進入私領域,大眾攝錄日常的紀錄樣貌,更特別規劃多元展映方式,從技術、歷史、記憶、研究的不同面向開展追尋。 本屆影展之「傑出貢獻獎」得主,頒發給現年80歲的國寶級藝術家張照堂,表彰其在紀錄片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貢獻,並且精選兩部張照堂的經典紀錄片作為影展揭幕,經典之作《王船祭典》被認為是台灣實驗和詩意紀錄片的濫觴;《紀念.陳達》則聚焦月琴歌者陳達的表演,讓樂音與影像成為主角,自然呈現藝術家的生命狀態。 影展放映之外,TIDF更盛邀國際及台灣影人,於展期間和觀眾討論交流,還有影人講堂、論壇、講座、講述表演、現場電影、影像創作計畫和映後座談,探索紀錄片的各種可能。 TIDF官方網站:http://www.tidf.org.tw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IDF.info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df.tw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