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訊息EXHIBITION AND EVENT INFORMATION
-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挪威電影中心臺灣新電影專題放映
挪威電影中心(Norwegian Film Institute)今年辦理之「臺灣浪潮」電影專題(Taiwanske bølger),選映臺灣大師級導演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蔡明亮導演的《青少年哪吒》和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等共20部擲地有聲的臺灣經典電影,以1980年代的臺灣新電影第一波為主、1990年代的第二波為輔,故取名為「臺灣浪潮」,其中多部皆為在挪威首映,是挪威史上規模最大的臺灣電影專題放映,意義非同凡響。 挪威電影中心的節目總監Jan Langlo於親自撰寫的專文中指出:「臺灣新電影的特色,是既寫實又饒富詩意的電影風格,近似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和義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的現代主義電影,也與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和溝口健二等日本大師導演互通聲氣。總監也特別選映臺灣新銳導演陳宏一甫於去年推出的最新作品《(真)新的一天》,展現臺灣電影至今仍波瀾壯闊的新世代浪潮,陳宏一導演也隨片出席映後對談。 ➤挪威電影中心節目總監Jan Langlo與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博士(文化部英國駐代表處提供) 本專題由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聯合主辦,本中心協助提供多數選映影片。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博士受邀於10月30日晚間擔任「後臺灣新電影時代」專題講座之講者,闡述1980年代臺灣新電影第一波及其結束後的臺灣電影走向,並隨後放映陳玉勳導演1995年的首部劇情長片《熱帶魚》。開幕影片則是楊德昌導演的早期作品《青梅竹馬》,影廳近200個座位座無虛席,甚至直到開演前,還有盼能候補入場的觀眾在影廳門口殷切等待,反應相當熱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現場展示海報(文化部英國駐代表處提供) 挪威電影中心「臺灣浪潮」電影專題 Taiwanske bølger放映地點:奧斯陸電影資料館(Cinemateket i Oslo)等地放映期間:2024年10月29日-12月10日放映活動詳情:https://www.cinemateket.no/taiwanske-bolger -
查看更多「楊德昌回顧展」前進新加坡!國家影視聽中心攜手合作新加坡電影資料館,首次海外揭幕大師完整電影作品與珍貴文物
繼2023年7月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 Museum)共同主辦「一一重構:楊德昌」(A One and A Two: Edward Yang Retrospective),得到許多迴響與高度關注,國內外影迷紛紛前往「朝聖」,成為當年度藝文圈最受注目活動。而今年在新加坡電影資料館(Asian Film Archive,簡稱AFA)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簡稱影視聽中心)攜手合作下,「楊德昌回顧展」(Retrospective: Edward Yang)首次在海外隆重登場!從2024年11月1日至12月29日在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限定展出。 楊德昌導演以作品富含深刻社會洞察而聞名,對現代城市生活的描繪和批判成為他電影語言的標誌。AFA和影視聽中心同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lm Archives, FIAF) 會員,在節目及典藏方面是長期且緊密的伙伴, 本次「楊德昌回顧展」合作展出144組文物,其中包括楊德昌青年時期的日記、工作照、劇照、漫畫手稿,以及他珍藏的手塚治虫月曆和牛仔帽等。經典之作《一一》的分場劇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電影道具,與不同國家版本的電影海報也同時亮相,此外,更展出楊德昌曾參與各大影展的證件,回顧他在全球影壇的足跡。影視聽中心很榮幸獲得楊德昌家屬的信任,並肩負楊導文物典藏的重要任務。此次文物的海外借展,中心在佈展期即派文物典藏專業同仁前往現場,確認文物展出的安全性,並給予展示陳列的建議。 ➤「楊德昌回顧展」(Retrospective: Edward Yang)展出144組文物。(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展覽於11月1日開幕,為呼應大展本身的台灣電影文化底蘊,AFA用心為來賓準備台灣特色點心,如鹹酥雞、蔥油餅及珍珠奶茶,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大使童振源也親自蒞臨現場。中心執行長杜麗琴在《青梅竹馬》開幕放映前表示:「很開心和AFA這次的合作,讓楊德昌導演的文物有機會首次在海外展出,特別感謝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組長柯慧貞,在2年的籌備過程中給予非常多協助。」杜執行長更引用與楊德昌惺惺相惜的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在「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談楊德昌的影片所說:「我們能從楊德昌的電影中看見我們自己,那就是電影能做到的事。」讓現場觀眾動容,有感這位台灣電影大師的創作生涯與其對電影的深遠影響。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杜麗琴(圖右)與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圖左)交流致意。(新加坡電影資料館AFA提供) 距離新加坡上一次舉辦楊德昌回顧展已逾13年,這次的回顧展特別之處除了文物展出,更安排放映楊德昌執導的8又1/4部電影作品、1部電視電影及1部編劇作品。多數長片作品皆已完成數位修復工程,其中1994年的《獨立時代》(A Confucian Confusion)和1996年的《麻將》(Mahjong)皆是由影視聽中心的數位修復成果,《麻將》數位修復版更是東南亞首映,楊導影迷不容錯過! ➤「楊德昌回顧展」(Retrospective: Edward Yang)讓海外影迷了解台灣電影大師的創作生涯。(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距離新加坡上一次舉辦楊德昌回顧展已逾13年,這次的回顧展更安排放映楊德昌執導作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楊德昌回顧展」(Retrospective: Edward Yang)於11月1日開幕當日即湧入人潮。(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楊德昌回顧展展覽日期:2024年11月1日至12月29日展覽地點: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Oldham Theater活動詳細資訊 https://asianfilmarchive.org/event-calendar/retrospective-edward-yang/ -
查看更多影視聽中心電影期刊《Fa 電影欣賞》榮獲第48屆金鼎獎「雜誌類 設計獎 」
文化部(12)日公布第48屆金鼎獎得獎名單,金鼎獎不僅為臺灣出版界最高榮譽,歷年得獎作品亦是教師及家長選擇合宜讀物的指標之一,本屆金鼎獎超過千件作品報名,今年榮幸以《Fa 電影欣賞》獲得「雜誌類 - 設計獎」。 出版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設計 / 洪于凱透過適度的版面編排與設計手法,提煉出內容的核心概念,進而轉化為切題的視覺語彙。 雜誌類 - 設計獎得獎評語:《Fa電影欣賞》以創新大膽視覺語言突破傳統,封面以概念設計切入逐期核心主題,巧妙運用材質、紙張與印刷實驗,展演獨特質感。豐富視覺美感與文本內容,互為裡表彼此呼應、協調並且相互襯托。是一本在閱讀友善與提供深度內容之下,同時具備著當代美學的刊物。 出版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看更多《Fa電影欣賞》刊物>>https://www.tfai.org.tw/zh/product/list‧ 金鼎獎第 48 屆 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48 -
查看更多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歸建,杜麗琴接棒帶來新氣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第二屆第8次董事會正式通過李智仁執行長歸建銘傳大學、及新任執行長提名案,由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行政組、研究發展組總監杜麗琴接任。新任執行長在國藝會服務期間,累積近十年豐厚行政經驗,並致力數位典藏、博物館研究,熟稔國內外文化藝術事業發展與未來趨勢,將借助其專業所長,為影視聽中心帶來全新氣象。 杜麗琴十多年前擔任遠流出版集團副總編輯期間,便感知資訊全面數位化、現代人閒暇仰賴社群媒體作為娛樂的趨勢,不僅打造「遠流影音館」出版紀錄台灣動人時刻的紀錄片作品,更建置各類數位資料庫,轉譯知識性圖文內容,積極創造在教育現場被檢索、使用的機會。並接續攻讀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碩士、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學位,曾前往紐西蘭研究當地原住民襲產,深刻感受身為土地的一份子,應尊重並珍視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傳承。 ➤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日前宣佈曾任國藝會研究發展組總監的杜麗琴接任執行長 杜麗琴在任職國藝會期間致力開發完成「補助成果檔案庫」,讓公共資源支持的成果,可以透過數位化內容和公眾分享,也替國家典藏了重要的民間創作活力,與影視聽中心長期推動影視聽遺產文化近用、推廣全民影像及媒體識讀教育的目標不謀而合。新任執行長兼具多面向的能力,在面對臺灣影視聽文化資產的典藏管理,能策定經營策略並展現服務熱情。 杜麗琴表示:「影視聽中心執行長一職是我個人近三十年歷練養成積累,期待能投入貢獻的志業。這個機構保存的不僅是台灣獨有,也是世界級的共同記憶。影像和文物忠實的呈現它所屬的時代,是我們身份認同的來源。」 前執行長李智仁於任期間,完成中心人事架構重整,為各組處制定業務目標,並致力於教育推廣、典藏研究等業務。他表示:「因個人生涯規劃提出歸建,過往七年的歷程非常寶貴,未來也會繼續支持,希望國家影視聽中心越來越亮麗。」 國家影視聽中心持續保存修復、典藏研究臺灣電影、電視、廣播等重要文化資產,並以精彩的專題放映、延伸活動與民眾熱情交流。今(2024)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暈船吧!老派邂逅之必要」、「好萊塢30:有聲之年,好戲登場」、「國際修復新選」等精彩節目,期待讓更多民眾能將觀賞電影的視角不斷擴張,從中品味多元文化底蘊的種種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