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報導MEDIA NEWS
-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出版品《女伶回憶錄》入圍金漫獎|Openbook閱讀誌
文化部舉辦第15屆金漫獎入圍名單今(1)日揭曉,文化部表示,本屆金漫獎計有164件作品報名參賽,歷經初審及複審後,入圍作品共計24件,特別貢獻獎則由游素蘭獲得。得獎名單預計於10月下旬頒獎典禮現場公布,並在國家漫畫博物館同步辦理金漫獎入圍作品主題特展。 評審團表示,特別貢獻獎得主游素蘭的作品畫風細緻優雅,融合東、西方美學精髓,為臺灣少女漫畫開創嶄新局面,也樹立了獨特臺灣風格的少女漫畫樣式,作品亦多次跨界改編為戲劇作品,對於臺灣漫畫發展有特殊貢獻。 就總體參賽趨勢,評審團表示,近年臺漫成長十分快速,題材與敘事手法越發具有多樣性,因應不同的載體出現各種創作實驗,跨域合作與IP應用也有相當活潑的表現。本屆參賽作品選題較以往更具挑戰性與大膽表現,同時也能看到電子載體的發展越趨成熟,有許多優秀的條漫作品出現,讓人更加期待臺漫未來的發展性。 漫畫新人獎方面,入圍作品風格多元且勇於挑戰既有規範,題材從日常觀察到文史圖像化轉譯,具有時代感且呈現出新銳的創意,繪畫技巧已達成熟水準,使作品易於理解,有效地將個人意象傳達給讀者以引發共鳴。 跨域應用獎方面,今年的參賽作品已從過往影視改編思維,拓展延伸到更多層面,包括與地方業者合作、舞台劇改編,以及針對熱門歌曲進行延伸創作等,這些趨勢代表產業對改編的思維更加靈活,也更加重視多元性,使得改編不再囿於傳統的影像化,而是跟多元媒介產生互文。 漫畫編輯獎方面,入圍者展現高度協調力及輔佐力,不僅要協助原作與漫畫家統合創意、表現形式和主題深度,同時也要有效推進漫畫製作進度,充分展現「責任編輯」一職在維持創作品質與出版實務平衡上的關鍵角色。 年度漫畫獎方面,參賽作品的角色故事、內容完整性、表現技法及劇情鋪陳皆有一定水準,讓評審難以抉擇,從作品的題材、內容可看出對於本土文化的自信與興趣,也呈現出臺灣整體社會的走向,越來越多元及開放。 文化部表示,本屆金漫獎總獎金為275萬元,將自入圍名單中評選出「漫畫新人獎」、「跨域應用獎」及「漫畫編輯獎」得獎者各1名,「年度漫畫獎」則選出得獎者6位、再從中評選出1位為「金漫大獎」得主。得獎名單將於頒獎典禮現場公布,並配合辦理金漫獎主題特展、獲選書展以及相關線上線下推廣活動。 ■特別貢獻獎得主:游素蘭 ■年度漫畫獎 入圍作品 ‧《一桿秤仔》,阮光民,前衛出版社‧《OKEN:詩的端倪》,吳識鴻,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直到夜色溫柔》,廢廢子,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臉譜出版)‧《不可知論偵探2:惡人正機篇(上)》,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獨步文化)‧《性星冒險記:盧卡斯情色漫畫精選》,盧卡斯 Lucas,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的那件事:在我變成鬼之前》,狼七,遊戲橘子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女伶回憶錄》,簡嘉誠,蓋亞文化有限公司、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大貓族石橋之後》,阿寶灰灰,個人出版‧《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1》,Barz,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失業殺手互助會》,里約/R1O,個人出版‧《煉乳咖啡滴答滴》,呼卡,CCC追漫台‧《地獄遊行 4-5(完)》, 布克,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手路菜》,安妮羊,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日闇之時 DES JOURS SOMBRES》,曾耀慶,蓋亞文化有限公司‧《人偶3》,銀甫,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 ■漫畫新人獎 入圍者 ‧《OKEN:詩的端倪》,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Vtuber 孔子》,CCC追漫台‧《老師,男友還給我》,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尖端出版) ■跨域應用獎 入圍作品 ‧《集合!RENDEZVOUS》跨 領域應用計畫 (巡迴對談講座、展覽應用、臺語動態漫畫、線上漫畫教學計畫), 跨域應用方:澄波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原作:《集合!RENDEZVOUS》 系列漫畫‧看你聽的-漫畫星 x 文學星的音樂跨域實驗 (結合音樂之動畫 MV 製作),跨域應用方:遊戲橘子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作:《看你聽的》‧音樂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音樂劇),跨域應用方:果陀劇場,原作:《我在詐騙公司上班》 ■漫畫編輯獎 入圍作品 ‧陳雨柔,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臉譜出版副總編輯,代表作品:《直到夜色溫柔》‧李佩芝,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漫畫部經理,代表作品:《OKEN:詩的端倪》‧彭莉婷,艾德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成為奪心魔之必要3 荒原之歌》 資料來源:Open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9505 -
查看更多蟬連三年屢獲肯定!影視聽中心電影期刊《Fa 電影欣賞》再度入圍第48屆金鼎獎|金鼎獎
文化部(16)日公布第48屆金鼎獎入圍名單,本屆金鼎獎超過千件作品報名,經歷初審、複審等重重評核關卡,榮幸能以《Fa 電影欣賞》入圍本屆雜誌類-人文藝術獎以及設計獎! 出版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評審團表示,本屆入圍作品雜誌類方面,人文藝術類則分別定位於電影、文學與生活、歷史,整體具高水準表現;兒童及少年類雜誌主題相當活潑、多元;財經時事類選材廣泛,包含AI、詐騙、能源等重要議題;專題報導類深入調查個案,以極佳敘事技巧揭露真相,警示大眾,發揮社會影響力。 出版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金鼎獎過去是由評審團從參賽出版品中,分別選出得獎名單、優良出版品推薦名單後一次性公佈;今年調整為公佈入圍名單、得獎名單二階段辦理,預計於8月初公布得獎名單,並於9月辦理頒獎典禮。 看更多《Fa電影欣賞》刊物>>https://www.tfai.org.tw/zh/product/list 資料來源:金鼎獎https://gta.moc.gov.tw/home/zh-tw/news/125913?mark= -
查看更多遠赴義大利分享李行導演的經典之作!影視聽中心前進遠東影展,將臺灣電影推向國際舞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2023年自主修復的《殺夫》、《養鴨人家》及《原鄉人》,在今年義大利遠東影展中大放異彩!這三部經典不僅榮耀入選,其中《養鴨人家》與《原鄉人》更於4月29日臺灣時間晚間,在義大利古城烏迪內舉行了世界首映,臺灣電影引起世界影人熱烈關注! 遠東影展是歐洲規模最大的亞洲電影展,堪稱「亞洲類型電影歐洲推手」。繼2021年李行導演《秋決》的歐洲首映大獲好評後,去年影視聽中心更進一步修復《養鴨人家》及《原鄉人》,此兩部作品入選經典修復單元 (Restored Classics) 「向李行致敬 (Tribute to LEE Hsing)」。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率領代表團出席本屆影展,褚董事長現場致詞向義大利觀眾介紹李行導演在「健康寫實」時期的重要創作:「很榮幸再次將這兩部李行導演的佳作帶回遠東影展,亮相國際舞台,向全球觀眾呈現。」 (圖/董事長褚明仁率領代表團出席本屆義大利遠東影展,並向義大利觀眾介紹李行導演在「健康寫實」時期的重要創作。photo credir: Luca Chiandoni,遠東影展提供) 在六〇年代國家文藝政策影響下,中影「健康寫實」製片路線給予電影從業人員機會,能突破過往政宣劇情片的創作框架。褚明仁更進一步補充:「當年所謂『健康寫實』類型代表作,在這種政策下的電影不會有社會陰暗醜陋面,最終都是有個光明正向的結局。所以往往會有美麗的風景與音樂。」《養鴨人家》不僅是李行導演在中影的首部獨立執導彩色長片,還由首位瓊瑤女郎唐寶雲主演,生動描繪了臺灣鄉土的美麗與純真,並奠定「健康寫實」的基礎。《原鄉人》則是改編自鍾理和的同名小說,由電影巨星秦漢與林鳳嬌主演,主題曲更由樂壇傳奇鄧麗君傾情演唱!兩部作品均為臺灣電影史上的經典,展示了當時藝術與政治交織的複雜面貌。 (圖/影展現場民眾索取《養鴨人家》DM。photo credir: Luca Chiandoni,遠東影展提供) 國家影視聽中心自2008年開始臺灣電影數位修復的任務,並與遠東影展長期保持友好關係,自2018年以來已邁入第七年。2018年搭配林青霞影人專題,首次選映中心修復影片《我是一片雲》,今年除了《養鴨人家》與《原鄉人》入選放映,還有曾壯祥導演的《殺夫》入選本屆回顧單元 (Retrospective)「A/B面能量:1980-1990年代經典強片 (A/B side VIBES. Greatest Hits from‘80s &‘90s)」,已於臺灣時間5月1日下午進行世界首映。 《殺夫》改編李昂1983年獲獎同名作品,由編劇吳念真操刀,並聚集了包括焦雄屏和井迎瑞業界頂尖人才擔任副導。攝影大師張照堂的加入,更為本片增添了不少藝術質感。《殺夫》延續原著對性、飢餓與權力的深刻剖析,展現了對人性極限的探討。褚明仁向觀眾揭露,《殺夫》於1984年首映時曾遭到八處刪減,影響了電影的完整性與深度。感謝國家影視聽中心的專業修復團隊,不僅尋回被刪減的片段,更根據導演的原始創作願景,使《殺夫》得以恢復其原有的輝煌。 繼今年年初的柏林影展後,影視聽中心在臺灣經典電影的國際推廣上佳績不斷!除由董事長褚明仁親自率團出席代表臺灣,向全球分享文化資產修復實績外,並在影展期間和國際影人與團體充分交流,落實文化傳播。未來與世界各地的影展夥伴也有更進一步的合作機會,讓臺灣經典好片持續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
查看更多世界盛讚電影典藏修復技術!國家影視聽中心前進FIAF 年會,臺灣影像遺產保存專業成國際之光
2024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lm Archives, FIAF)年會於4月21日至4月26日於泰國曼谷的泰國國家電影博物館盛大舉辦!國家影視聽中心由李智仁執行長率領中心各業務單位前往參與,和世界各大會員國交流,期待更多電影文化遺產能再次被世人看見! 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成立於1938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指導的國際性機構,主要處理各國對電影文化資產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蒐藏、保存、編目電影文化遺產,並希望能透過策展放映等活動近用。今年年度會議以研討會、21世紀論壇、技術委員會工作坊、會員國大會等形式開展,主題聚焦於「永續議題、知識分享及檔案近用」,並進一步討論過去因殖民主義、軍事衝突等各項因素而流散在外的影像檔案,應如何返還、保存與詮釋,盼能在當代創造一個全球性、去殖民與去政治化的電影檔案保存運動。 (圖/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年會現場合照。credit Photo: Winai Ditajon ,來自Thai Film Archive臉書) FIAF年會是一年一度全球電影資料館聚集的時刻,除了能交換館舍最新動態、及與可能發展的合作夥伴洽談跨國合作的可能,同時能從年會論壇中,獲知全球電資館發展趨勢或困境,以及國際面對永續議題的作法。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表示:「文化記憶的喪失是全球共同的危機,身為FIAF會員國的台灣也充分體認。因此,本次的會議重點除了重申關於電影典藏修復的重要議題外,也讓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浮上檯面,畢竟這是全球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本次FIAF年會在泰國曼谷舉行,國家影視聽中心重視且珍惜國際交流的機會,希望持續與國際對話,也讓世界看到台灣。」 (圖/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年會現場參與照) 區域會議與會的成員多半來自東亞、東南亞地區國家,濕熱多雨的氣候條件類似,在典藏膠卷影像的門檻相當高。臺灣作為修復技術相對領先的國家,影視聽中心典復處處長黃慧敏分享:中心已發展出純熟的數位修復工作流程,每年均產出高品質數位修復作品。邀請各國電影資料館未來密切進行技術交流的同時,期待泛亞洲地區會員國集結相關知識經驗,共同面對膠卷因醋酸症的劣化的問題,獲得與會代表廣大回響。 (圖/中心研究策展處處長林木材(左一)參與本屆FIAF「近用與策展:檔案流通之責任與反思」研討會。credit Photo: Winai Ditajon ,來自Thai Film Archive臉書。) 影像檔案等同於是國家記憶史料,中心研究策展處處長林木材參與本屆FIAF「近用與策展:檔案流通之責任與反思」研討會,以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過去使用台灣解嚴前後最重要的非主流媒體「綠色小組」的檔案資料,策劃回顧性節目「如果紀錄有顏色:綠色小組30週年」為例,分享這些曾流浪在外、紀錄臺灣歷史的VHS錄影帶被保存下來,再經由策展小組重新整理、拼貼成為全新的內容,展示臺灣迎向民主自由的過程,促成跨時代的對話,更強化了檔案組織的重要性。 而在本次活動最後一天的會員國會議中,影視聽中心副執行長陳德齡代表出席並表示:「臺灣作為全球電影典藏機構FIAF專業社群的一份子,藉由參與大會各種專業事務意見回饋與重要行政議題表決,既掌握電影文化資產保存全球趨勢,也彰顯,當亞洲地區國家共同面對區域性保存、修復等問題時,臺灣沒有缺席。在這個國際平台,推動電影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廣落實文化外交,也是本次重要收穫。」 另外影視聽中心現同步規劃能保存23萬件典藏品、並有互動展示的影視博物館二期工程,本次藉FIAF年會也同步參訪泰國電影資料館,相信在經驗與資源共享交流的過程中,都有助於優化整體工程設計。影視聽中心代表臺灣做為FIAF的會員國,將持續與國際發展潮流接軌、搭建跨國合作橋梁,將為臺灣影視聽保存帶來更多能量與正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