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EXHIBITION AND EVENT INFORMATION
-
-
放映師很忙!他們體驗膠卷放映過程才知職業辛苦|鏡傳媒
暑假來臨,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全新活動「Reel Time 膠卷時光」,展出難得一見的35mm膠卷放映機、碳精棒放映機及剪接看片機,並邀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江泰暾和威尼斯影城總監楊宗民兩位資深放映師講解放映機原理,也分享放映師的職業甘苦與老戲院文化的相關主題。在2010年代以前,膠卷仍是電影主要的放映型式,藉機器燈箱發出的光束、經過鏡頭把膠卷的影像放大,並投射在銀幕上。此活動由兩位放映師帶領民眾體驗早期膠卷放映的趣味,參與者實際演練膠卷上片的流程笑說:「看師傅做很簡單,但自己拿到片子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他們在放映師手把手協助下,深刻感受放映工作的高度專業性。 民眾實際接觸到膠卷卻嘆下一步不知該如何處理。(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主辦單位也安排碳精棒膠卷放映秀,放映師打開電流讓碳精棒燃燒的瞬間,強光和高溫的感官震撼引發全場驚呼。現場的放映師表示,控制碳精棒的距離、光線強弱都很仰賴經驗,加上放映場地有各式狀況,遇雨也要隨機應變。民眾聽了有感而發說:「現在才知道機器很複雜,放映師從頭到尾都要專心檢查狀況,而不是坐在那裡看電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說:「數位放映技術成熟後,全世界的電影院陸續淘汰膠卷放映機,如今膠卷放映和放映師的職業都彌足珍貴。」7月起為期半年,國家影視聽中心除了企劃『Reel Time 膠卷時光』器材展示及體驗活動,也會在各影展檔期固定放映膠卷電影,讓大家感受膠卷放映的歷史與魅力。 Reel Time 膠卷時光 【系列活動】一日膠卷放映師體驗 時間:週六14:00-15:00(每月一場,以實際公告為準)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1樓多功能室外 參加方式:線上免費預約體驗(每場名額10位)https://reurl.cc/8j6EgR,或現場自由參加 【系列活動】碳精棒膠卷放映秀 時間:10月28日(六)16:00-17:00(以實際公告為準)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3號門外廣場 參加方式:現場自由參加 【器材展示】 時間:2023/7/1(六)-12/3(日),依場館開放時間免費參觀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1樓多功能室外 資料來源:鏡傳媒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30704insight002/ -
來場復古約會!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膠卷時光體驗」活動|民視新聞
民視新聞/黃毓倫 新北市報導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七月推出全新活動「Reel Time 膠卷時光」,展出難得一見的35mm膠卷放映機、碳精棒放映機,以及剪接看片機,還邀請資深電影放映師親臨現場,帶領大家體驗早期膠卷放映的趣味!在2010年代以前,膠卷是電影主要的放映型式,藉由機器燈箱發出的光束,經過鏡頭把膠卷的影像放大,並且投射在銀幕上。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Reel Time 膠卷時光」體驗活動,邀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江泰暾,以及威尼斯影城總監楊宗民,兩位資深放映師,在活動期間於影視聽中心場館,一邊介紹放映機原理,一邊以放映師的職業、老戲院的文化等主題來做分享。 「Reel Time 膠卷時光」吸引不少未報名的民眾停留駐足 七月舉辦的第一場體驗活動反應熱烈,有不少未報名的民眾也停留駐足。聽著放映機運作的聲音,加上光束匯聚投射,顯像過程非常具有吸引力!現場參與民眾,實際演練膠卷上片的流程,笑著說:「看師傅做很簡單,但自己拿到片子,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最後在放映師手把手協助下,感受到放映工作,需要高度專業。 「Reel Time 膠卷時光」邀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江泰暾,以數十年專業經驗,現場分享膠卷放映的專業與工作趣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表示:「數位放映技術成熟後,全世界的電影院陸續淘汰膠卷放映機,如今膠卷放映以及放映師的職業,都變得彌足珍貴。今年七月開始為期半年,『Reel Time 膠卷時光』器材展示及體驗活動,將會持續舉辦,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此外,中心也會在各影展檔期固定放映膠卷電影,讓大家感受膠卷放映的歷史與魅力!」 資料來源:民視新聞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704W0172 -
用VR重回「白色恐怖」綠島監獄 《無法離開的人》虛擬實境特映登場|yahoo
熊景玉 2023年5月7日 第79屆威尼斯影展,台灣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無法離開的人》,抱回「沉浸式內容(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單元「最佳VR體驗獎」;國家影視聽中心將在今年5月舉辦本片虛擬實境特映,邀請導演陳芯宜、本片歷史顧問林傳凱,現身分享《無法離開的人》企劃緣由、歷史脈絡,及不同政治角度的深入分析等,深度講座讓現場觀眾意猶未盡! 《無法離開的人》是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出資拍攝,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讓觀眾直接回到1950年代的綠島監獄,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近距離見證政治受難者坤伯、阿青的人生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劇情張力都因沉浸式觀影而被放大,不少現場觀眾看完後都覺得十分震撼。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也表示,透過虛擬實境述說的真實歷史,讓大家正視這段過往,進而更珍惜民主與人權的價值。 ▲陳芯宜為了發揮VR沉浸式的最大優勢,用了許多營造「身體感」的設計,讓觀眾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備受震撼 而本片的歷史顧問林傳凱,也從自身致力口述歷史的調查經驗裡,在講座現場分享《無法離開的人》,與其他白色恐怖議題的影視作品有何異同。他談到,醫生、律師、老師等主流標準的菁英份子很常在這段歷史中被凸顯,「所以這次《無法離開的人》的人物設定,多少都有一點反省的意味。」《無法離開的人》以政治犯的家屬作為主要角色之一,「在監獄外的倖存者」是這段歷史少被論及的。 ▲導演陳芯宜、本片歷史顧問林傳凱,現身分享本片企劃緣由 除了講座,國家影視聽中心三樓「時間圖書館」,更獨家為本特映延伸策劃系列閱讀主題展,展出《無法送達的遺書》、《藝術松創刊號-VR 這回事》等數件書目,讓電影作品成為知識學習的動力,誘發觀眾更進一步認識台灣的政治歷史,以及時下觀影技術趨勢,推動影像教育的使命。 ▲《無法離開的人》「虛擬實境特映不只有放映、講座對談,也在中心「時間圖書館」,延伸策劃系列閱讀主題展 資料來源:yahoo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94%A8vr%E9%87%8D%E5%9B%9E-%E7%99%BD%E8%89%B2%E6%81%90%E6%80%96-%E7%B6%A0%E5%B3%B6%E7%9B%A3%E7%8D%84-%E7%84%A1%E6%B3%95%E9%9B%A2%E9%96%8B%E7%9A%84%E4%BA%BA-%E8%99%9B%E6%93%AC%E5%AF%A6%E5%A2%83%E7%89%B9%E6%98%A0%E7%99%BB%E5%A0%B4-153257131.html -
《小逃犯》數位修復 赴義大利首映爭光|自由時報
圖:《小逃犯》在義大利遠東影展國際首映,影展策展人Sabrina Baracetti(左)和影視聽中心李智仁執行長對談。(義大利遠東影展大會提供)〔記者鍾志均/台北報導〕 台灣電影在國際發光!由國家影視聽中心去年自主修復的經典電影《小逃犯》,23日在義大利遠東影展進行國際首映,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率代表團出席,向義大利觀眾介紹該片,電影播畢後,全場給予熱烈掌聲。李智仁分享:「國際影壇對台灣電影的認識,多以新電影大師作品為入門,在80至90年代張佩成導演的《小逃犯》正是其中之一。」補充說:「該片雖以一棟公寓為主要場景,卻在導演靈活的場面調度下,營造精彩緊湊的電影語言。」去年遠東影展策展人Sabrina Baracetti曾訪台,盼挖掘國際影壇鮮為人知的經典亞洲電影,今年《小逃犯》順利入選該影展「亞洲回顧經典單元」;李智仁強調,期許未來和遠東影展進一步合作,讓台灣持續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57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