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訊息EXHIBITION AND EVENT INFORMATION
-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影像教育|2024我們在電影院上課-開始報名
|揭幕| 國家影視聽中心致力推動電影文化平權、全齡影像教育,為此舉辦「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以提升大眾對電影的關注與認識,為影像教育及識讀建立支持體系與資源平台。期盼將影像教育帶給不同身分、年齡、族群的民眾,培養美感和思辨力。 |對象| 一、為有影像教育需求之各級學校(含社區大學)及社會福利團體,規劃觀影體驗活動。每場參加人數達30人以上始受理報名,人數最高以200人為限。 二、另提供無障礙、學齡前兒童(4-6歲)、新住民等觀影專案,歡迎洽詢。 |地點| 本中心新莊場館大、小影格、多功能室。(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時間| 活動公告日起至114年2月28日,開館日平日(週三、週四、週五)下午至閉館前。視選擇方案,活動長度為2-6小時之間。 |費用| 參與費用全免,申請單位須自行處理交通及保險等其他事宜。 |名額| 一、本年度辦理18場觀影體驗與映前導讀/映後座談,另為回饋新北市民,設址於新北市之各級學校及社會福利團體可享優先報名,並有10場次保證名額。另有2場工作坊/課程可搭配參與。 二、每一單位,每年以參加一次為原則;如報名額滿,將視情況增加場次或提供明年度優先報名之權利。 |申請方式| 一、需於活動日至少1個月前完成申請。 二、請至認識電影網站填寫報名表單,將於收到表單後三個工作天內回覆email,如未收到回覆,請洽詢教育推廣組陳先生02-8522-8000#6207 / kevinchen@tfai.org.tw 、黃小姐 02-8522-8000#6204 / muhan.h@tfai.org.tw。 |須知| 一、報名成功後切勿任意缺席或無故取消。如報名成功後仍需更改時間,最多以1次為限。若遇不可抗力因素須取消,請主動於活動日二週前告知,以利主辦單位作業。未遵守者,日後報名本活動將延後錄取順位。 二、活動拍攝之照片將用於本中心之網站、粉絲專頁、刊物等實體及網路等平台,如無法公開肖像,請提前告知。 三、本中心保留活動修改權利,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疫情變化,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北市政府發布防疫政策進行調整。 |內容規劃| 請擇下列其一方案及單元,將於收到申請單後推薦適合之影片。 方案一:觀影體驗與映前導讀/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約2至3小時,視觀看影片長度而定。 方案二:工作坊/課程+觀影體驗+映前導讀/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約5-6小時,視觀看影片長度而定,可在不同天進行。 ◉—單元一:記憶數格格—◉ 從國家影視聽中心自製、典藏保存及數位修復的電影,認識影視聽文化遺產是如何被保存、修復或再生運用,藉由這個單元主題帶領觀眾瞭解影像保存的意義與重要性。 ◉—單元二:美學萬花筒—◉ 電影又稱第八藝術,電影美學探討電影藝術、銀幕形象的審美特質。此單元主題將帶領觀眾一窺電影裡的鏡頭語言、場面調度、剪輯、聲音、表演、編劇等面向,提升影像美學的賞析能力。 ◉—單元三:真實撞擊—◉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充斥各種影像,在影像世代成長的我們,透過影像理解世界、建立價值觀。此單元主題藉由電影展開對話,在關注社會各式議題的同時,探討不同年齡、族群、性別、身份的人如何面對當代議題及不同文化的差異。 ◉—單元四:場館當月放映—◉ 依場館當月放映片單,在可取得放映授權的情況下,擇適合內容作為推薦影片,並提供參與單位挑選。 -
查看更多|影像教育|2023我們在電影院上課-開始報名
|揭幕| 國家影視聽中心致力推動電影文化平權、全齡影像教育,為此舉辦「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以提升大眾對電影的關注與認識,為影像教育及識讀建立支持體系與資源平台。期盼將影像教育帶給不同身分、年齡、族群的民眾,培養美感和思辨力。 |對象| 一、為有影像教育需求之各級學校(含社區大學)及社會福利團體,規劃觀影體驗活動。每場參加人數達30人以上始受理報名,人數最高以200人為限。 二、另提供無障礙、學齡前兒童(4-6歲)、新住民等觀影專案,歡迎洽詢。 |地點| 本中心新莊場館大、小影格、多功能室。(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時間| 活動公告日起至112年12月15日,開館日平日(週三、週四、週五)下午至閉館前。視選擇方案,活動長度為2-6小時之間。 |費用| 參與費用全免,申請單位須自行處理交通及保險等其他事宜。 |名額| 一、本年度辦理20場觀影體驗與映前導讀/映後座談,另為回饋新北市民,設址於新北市之各級學校及社會福利團體可享優先報名,並有10場次保證名額。另有3場工作坊/課程可搭配參與。 二、每一單位,每年以參加一次為原則;如報名額滿,將視情況增加場次或提供明年度優先報名之權利。 |申請方式| 一、需於活動日至少1個月前完成申請。 二、請至認識電影網站填寫報名表單,將於收到表單後三個工作天內回覆email,如未收到回覆,請洽詢教育推廣組蔡小姐02-8522-8000#6205; s105132007@tfai.org.tw 。 |須知| 一、報名成功後切勿任意缺席或無故取消。如報名成功後仍需更改時間,最多以1次為限。若遇不可抗力因素須取消,請主動於活動日二週前告知,以利主辦單位作業。未遵守者,日後報名本活動將延後錄取順位。 二、活動拍攝之照片將用於本中心之網站、粉絲專頁、刊物等實體及網路等平台,如無法公開肖像,請提前告知。 三、本中心保留活動修改權利,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疫情變化,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北市政府發布防疫政策進行調整。 |內容規劃| 請擇下列其一方案及單元,將於收到申請單後推薦適合之影片。 方案一:觀影體驗與映前導讀/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約2至3小時,視觀看影片長度而定。 方案二:工作坊/課程+觀影體驗+映前導讀/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約5-6小時,視觀看影片長度而定,可在不同天進行。 ◉—單元一:記憶數格格—◉ 從國家影視聽中心自製、典藏保存及數位修復的電影,認識影視聽文化遺產是如何被保存、修復或再生運用,藉由這個單元主題帶領觀眾瞭解影像保存的意義與重要性。 ◉—單元二:美學萬花筒—◉ 電影又稱第八藝術,電影美學探討電影藝術、銀幕形象的審美特質。此單元主題將帶領觀眾一窺電影裡的鏡頭語言、場面調度、剪輯、聲音、表演、編劇等面向,提升影像美學的賞析能力。 ◉—單元三:真實撞擊—◉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充斥各種影像,在影像世代成長的我們,透過影像理解世界、建立價值觀。此單元主題藉由電影展開對話,在關注社會各式議題的同時,探討不同年齡、族群、性別、身份的人如何面對當代議題及不同文化的差異。 ◉—單元四:場館當月放映—◉ 依場館當月放映片單,在可取得放映授權的情況下,擇適合內容作為推薦影片,並提供參與單位挑選。 -
查看更多|影像教育|2023我們在電影院上課-夏日篇
國家影視聽中心致力推動電影文化平權、全齡影像教育,為此舉辦「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以提升大眾對電影的關注與認識,為影像教育及識讀建立支持體系與資源平台。期盼將影像教育帶給不同身分、年齡、族群的民眾,培養美感和思辨力。炎炎夏日的暑假,來電影院上課吧! 影視聽中心精心為不同年齡層的影迷觀眾挑選了3部電影,觀賞完電影後還有映後座談,面對面與專業影視工作者交流,大聲說出你的想法! 讓看電影不只是停留在單純欣賞,我們一起挖掘大銀幕背後的奇幻世界,對影像教育有興趣的觀眾們,千萬別錯過! 場次: 兒童場— 8/2(三)14:00 《灌籃高手》 ★映後座談:張硯拓 青少年場— 8/17(四)14:00 《酷愛電影的龐波小姐》★映後座談:顏維萱 成人場— 8/30(三)14:00 《神人之家》 ★映後座談:盧盈良 導演 報名方式|於Accupass索取免費票券,每人憑票入場。 報名連結|兒童場 https://reurl.cc/eDngR7 青少年場 https://reurl.cc/Rz8Gox 成人場 https://reurl.cc/dD9312 ※詳細說明請見報名頁面 -
查看更多|電影文化平權|我們在電影院上課 (2022年報名已額滿,明年見!)
|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設立之宗旨為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之任務,並致力推動電影文化平權、全齡影像教育。為此,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以提升大眾對臺灣電影的關注與認識,為影像教育及識讀建立支持體系與資源平台。 透過影視聽遺產的可流通性,讓影視聽遺產走入常民生活肌理,增加典藏與社會的接觸,賦予檔案價值新的社會功能和當代的現實意義。期盼將影像教育帶給不同身分、年齡、族群的民眾,推動對社會與文化的影像化思考,培養具有美感和批判力的觀眾。 |對象| 本中心為推廣文化平權開放任何機關、團體、學校:每場參加人數達30人以上始受理報名,人數最高以200人為限,得報名至本中心新莊場館參與「我們在電影院上課」觀影體驗活動。 為擴大觸及文化平權對象,凡屬取得設立許可之公私立兒少或樂齡族群之安置及教養機構、關懷協會,本中心另提供上述單位得申請於單位所在縣市辦理觀影,惟仍須符合以下條件。①可外出之關懷協會 :每場參加人數達20人以上(需須同意與其他團體併團)或達80人以上始受理報名,將安排至鄰近戲院觀影。②無法外出之安置機構:每場參加人數達15人以上始受理報名,將使用機構原有設備播放電影。 |地點| 新莊場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 其他縣市(須符合申請對象資格):由本中心安排交通車接送至該縣市鄰近戲院觀影或使用機構設備播放電影。 |時間| 每場活動約2至3小時,依申請單位選擇影片長度,另加至少30分鐘座談時間。 新莊場館:① 活動公告日起至111年12月9日,每週五下午。② 如申請非週五下午時段,則視影格使用狀況決定是否受理申請。 其他縣市(須符合申請對象資格):活動公告日起至111年10月底止。 |費用| 新莊場館:參與費用全免,申請單位須自行處理交通及保險等其他事宜。 其他縣市(須符合申請對象資格):參與費用全免,申請單位僅需自行處理保險事宜。 |內容規劃| 參與北部「我們在電影院上課」將於國家影視聽中心的大小影廳舉行,為全台同時擁有35mm放映系統、4K高對比RGB雷射放映機、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的專業影廳,提供給觀眾最高品質的觀影體驗。 片單:① 本年度共規劃三個單元主題:「認識影視聽」、「電影美學」及「多元視界」,藉由不同主題帶領觀眾認識影視聽遺產保存、電影美學及多元議題。各單元囊括各類型影片,包含國家影視聽中心典藏修復的經典電影及國內具教育意義之電影作品。②「認識電影」官網推薦片單(限台灣出品電影)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修復影片目錄④ 其他:「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系列主題及國內影片,如果您的教學方向或希望探討的議題尚不在目前的主題規劃內,或是對於選片有其他想法,歡迎在報名時進行內容提案(限台灣出品電影)。本中心將進行以下評估後,回覆提案是否通過。● 提案內容是否符合影像教育或文化平權宗旨。● 影片版權及放映素材取得之預算及可行性。 每場放映皆會特聘專業講師,透過映前導讀或映後座談帶領大家一起透過各種類型、題材的電影,認識不同的文化與故事,看見他人的生命歷程。 本中心亦有製作「導演開麥拉:認識電影教材組」、「影島:多元社群資源箱」等電影教具箱資源,觀影團體如欲配合放映,提供更完整的影像教育學習內容,可至認識電影官網申請相關資源借用。教具箱租借辦法,請點選文字連結。 一般觀影團體請於活動後填寫本中心回饋問卷,學校團體請帶班老師另行設計學習單提供學生填寫,俾利本中心掌握學習心得與建議,以利未來主題單元規劃及課程設計參考。 歡迎學校於報名時提供教學規劃,與我們共同完成電影教育示範課程。 |名額| 每一單位,每年以參加一次為原則;如報名額滿,將視情況增加場次或提供明年度優先報名之權利。 新莊場館:本年度辦理20場次,另為回饋新北市民,設址於新北市之各級學校及機關團體可享優先報名,並有10場次保證名額。 其他縣市(須符合申請對象資格):本年度辦理16場次,無法外出之安置機構、可外出之關懷協會各辦理8場次。 |申請方式| 需於活動日至少1個月前完成申請。 請填寫網路報名表單,請點選 文字連結,將於收到報名申請後三個工作天內回覆email,如未收到回覆,請洽詢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廣教育組賴小姐02-8522-8000#6204/jenlai@tfai.org.tw(新莊場館);張小姐 02-8522-8000#6206/yutzu0616@tfai.org.tw(其他縣市)。 |須知| 報名成功後切勿任意缺席或無故取消。若遇不可抗力因素須取消,請主動於活動日二週前告知,以利主辦單位作業。未遵守者,日後報名本活動將延後錄取順位。 活動拍攝之照片將用於本中心之網站、粉絲專頁、刊物等實體及網路等平台,如無法公開肖像,請提前告知。 本中心保留活動修改權利,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疫情變化,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縣市政府發布防疫政策進行調整。 如報名成功後仍需更改時間,最多以2次為限。 ◉—主題片單參考—◉ |單元一:認識影視聽|從國家影視聽中心自製、典藏保存及數位修復的電影,認識影視聽文化遺產是如何被保存、修復或再生運用,藉由這個單元主題帶領觀眾瞭解影像保存的意義與重要性。 ※影片推薦:● 1979年出品;2018年本中心修復:《空山靈雨》#胡金銓 ● 1994年出品;2015年本中心修復:《超級大國民》#轉型正義● 2019年本中心自製紀錄片:《數電影的人》#膠卷保存與修復● 2019年本中心與金馬學院、公視合製系列短片:4X相識《前世情人的情人》、《阿嬤的秘密》、《燒肉粽2019》、《隨片登台》 |單元二:電影美學|電影又稱第八藝術,電影美學探討電影藝術、銀幕形象的審美特質。此單元主題將帶領觀眾一窺電影裡的鏡頭語言、場面調度、剪輯、聲音、表演、編劇等面向,提升影像美學的賞析能力。 ※影片推薦:● 1964年出品;2019年林強全新配樂:《台北之晨》#仿紀錄片 #聲音● 1965年出品;2016年本中心修復:《地獄新娘》#台語片 #文學改編● 1991年出品: 《推手》#影像構圖 #剪接 #數位修復● 1986年出品:《戀戀風塵》 #台灣新電影 #鏡頭語言 #數位修復● 2014年出品:《KANO》#鏡頭語言 #美術設計● 2017年出品:《擬音》#紀錄片 #聲音● 2017年出品:《血觀音》#表演 #美術設計 |單元三:多元視界|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充斥各種影像,在影像世代成長的我們,透過影像理解世界、建立價值觀。此單元主題藉由電影展開對話,在關注社會各式議題的同時,探討不同年齡、族群、性別、身份的人如何面對當代議題及不同文化的差異。 ※影片推薦:● 1967年出品;2017年本中心修復《三八新娘憨子婿》#自由戀愛 #台語片● 1980年出品;2020年本中心修復《未婚媽媽》#女性成長 #身體自主 ● 1992年出品:《青少年哪吒》#邊緣人物 #自我認同 #數位修復● 1993年出品:《囍宴》#文化衝擊 #性別議題 #數位修復● 2010年出品:《台北星期天》#文化隔閡 #族群議題 ● 2014年出品:《不能沒有你》#弱勢族群 #媒體素養● 2015年出品:《靈山》#紀錄片 #族群議題 ※推薦影片簡介,請點選上方文字連結或下載簡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