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訊息EXHIBITION AND EVENT INFORMATION
-
-
紀念李行導演逝世一周年,國家影視聽中心「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盛大開幕
紀念李行導演逝世一周年的「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今日舉辦開幕儀式,放映開幕影片《秋決》(數位修復版),邀請貴賓朱延平導演、王童導演、林鳳嬌女士之子房祖名、楊貴媚、王滿嬌、周丹薇、一代儒俠石雋等與李行導演有情緣交織的貴賓,藉由中心典藏及修復之系列影展、文物與檔案史料,緬懷一代宗師超過40年的電影生涯,略觀臺灣電影不同時代的風華。「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將於8月19日至9月4日於國家影視聽中心登場,OPENTIX系統線上免費索票入場。 在華語電影圈有「臺灣電影教父」美譽的李行導演,創作生涯執導超過50部電影及多齣舞台劇,從臺語片時期,歷經健康寫實、瓊瑤電影等風潮,始終保持寓教於樂的精神,他的作品既能符合國家方針、關懷本地風土,又能滿足市場需求。在李導演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國家影視聽中心規劃了「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精選李導演的8部代表作、還有2部關於他的紀錄片,與大家共同緬懷李導演對台灣電影的貢獻。現場也邀請到李行導演的女兒李顯順、朱延平導演、永遠的大俠石雋、陳坤厚導演、王童導演、何平導演、王滿嬌、田鵬、楊貴媚、周丹薇、房祖名等貴賓親臨現場。 本次影展開幕片《秋決》的數位修復版以及四部重新數位掃描及調光的作品,由國家影視聽中心進行修復,調整到最好的狀態,重新呈現。國家影視聽中心膠卷修復組蔡孟均組長表示:「目前在片庫中,一共64部片有膠卷藏品。而這64部作品中,在今年年底前,預計會有41部片,完成數位化或數位修復,供後續典藏及使用,包括這次影展中會放映的《婉君表妹》和《秋決》。」並現場分享《秋決》修復歷程,並為了確保修復時不至於偏離原創的氛圍,在修復結束後,也邀請李行導演和攝影師賴成英一起檢查成果。中心在今年結束前,會完成41部李行導演相關作品的數位化或數位修復;其中,從《街頭巷尾》到《秋決》,再加上中影修復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和《龍的傳人》,目前中心一共保存9份李行導演作品的數位修復版。 ▲李行小行星銘版頒授,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左),李行導演女婿蘇嘉鈺(右) 現場也展現與策展人林盈志合作的「臺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利用電影製作流程,策畫「李行──行?不行?」線上展覽,以及介紹本次選映的系列電影,並於館內展出李行導演的典藏文物與檔案史料,同時於開幕活動中將編號544033名為「李行」的小行星銘版頒授給李行導演家人,意義非凡。2007年由中央大學天文所的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發現者為林啟生和葉泉志先生,經中央大學文學院林文淇院長提議而命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後在2021年7月4日公告發佈。活動現場也以星為念,感謝李行導演為華語電影的奉獻。 ▲編號544033名為「李行」的小行星,紀念李行導演為電影的奉獻 與李導演交情至好的導演朱延平也特別上台致詞,感嘆導演已經逝世一週年:「我跟李行導演沒有合作過電影、沒有拍過戲,可是我跟他就是這麼的合。」並提及跟李導演合作的人都知道,可能都有被李行導演訓話的經驗:「我覺得李導演這一輩子不罵的人,我知道的就三個人:李媽媽、Debby(女兒李顯順)、還有我,他不會罵,這是非常難得的緣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他對我都是和顏悅色,我也對他是心甘情願就這樣,我每次開車經過信義路,都會不自覺的彎進通化街,我開車接他接習慣了,每次都在巷子等他,他不在我很不習慣,好快一年過去了,總是想到他。」 ▲朱延平導演,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開幕 「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舉辦於8月19日至9月4日,OPENTIX系統線上免費索票。現場並保留部分票券,可於每場次開演前一小時,至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一樓服務櫃台索票,每場次票券有限,索完為止。 ▲李行導演回顧紀念影展開幕大合照 -
國家影視聽中心宣布2022年數位修復經典作品《油麻菜籽》將於世界影音遺產日首映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今日(19)董事長藍祖蔚、新任執行長李智仁宣布,2022年自主修復影片《油麻菜籽》將於10月27日「世界影音遺產日」首次公開映演。為致敬已逝資深製片張華坤,國家影視聽中心啟動修復三部張華坤製作的經典作品《油麻菜籽》、《少年吔,安啦!》及《乾隆遊西湖》。繼《少年吔,安啦!》2021年完成數位修復,在臺熱映中,並已突破9百萬票房,不但創下臺灣修復片票房紀錄,重現音質與畫質的修復成果也取得極佳口碑。今日公開2022年度修復的作品為《油麻菜籽》,相隔39年,以修復後的嶄新面貌再度與世人相見,並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影音遺產日」盛大首映,與國人一同正視影音資料保存的重要性。 《油麻菜籽》是萬仁導演的第一部長片,改編自廖輝英的同名文學作品,也是臺灣新電影代表作品之一。故事劇情描述臺灣女性的傳統婦道觀念,宛如「油麻菜籽」一般僅能隨遇而安,永遠逃不出宿命的安排。透過母女故事,反映三十年來臺灣女性地位的變遷,以及整個臺灣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的步調,編導手法細膩動人,將傳統婦女的「油麻菜籽命,落到那裏,就長到那裏」的認命觀念,刻劃得淋漓盡致。飾演母親角色的陳秋燕,榮獲當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廖輝英與侯孝賢共同掛名編劇,則榮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並在當年獲選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年度十大華語片」。 本次國家影視聽中心將還原《油麻菜籽》原始的台語版配音,董事長藍祖蔚表示:「當年有張華坤撐住全局,讓各方新秀都能全力逐夢,一生參與超過50部電影,推出過《風櫃來的人》、《悲情城市》等作品。《油麻菜籽》作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作,當年為了報名金馬獎重新配成國語,今年國家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原始的台語版配音版本,將在10月27日的世界影音遺產日重現,洗清塵埃、恢復原聲,並規劃進行商業映演,讓新世代的影迷看見《油麻菜籽》的經典。」 國家影視聽中心致力於影視聽資產的保存、修復、研究、推廣等,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21年高階數位掃描324部,合作修復46部,自主修復11部電影。2022年度將陸續以「看電影」、「跑活動」、「找寶藏」的面向持續推廣,今年新任執行長李智仁表示:「國家影視聽中心是台灣人的文化記憶基地,以豐厚的典藏與修復內容,結合研究、推廣與策展建構電影、電視與廣播的時光隧道,引領國人通過隧道,進入基地裡,共享過往年代留下給現代的美好。」國家影視聽中心下半年度也陸續舉辦主題影展,如楊凡導演的芳華虛度影展、臺灣新電影四十影展、著名紀錄片導演Chris Marker影展等,館內每月也配合特定主題常態放映許多難得在大銀幕重現的海內外經典電影,並持續舉辦影視聽教育課程、出版品,推廣文化平權、前往校園及偏鄉,向海外推廣國內修復片,也期待活化影視聽中心的豐富館藏及資源,與國人共享。 -
再現朱延平永不回頭的電影人生路! 電影《異域》、《無國籍公民》演員合體現身力挺朱導
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與典藏藝術家庭出版公司(以下簡稱典藏)合作出版的《朱延平七日談》,已於7月5日在各大通路熱烈上市。為回饋廣大書迷及影迷,國家影視聽中心與典藏特別在8月18日舉行朱延平導演的兩部名作─《異域》和《無國籍公民》的特別放映會暨《朱延平七日談》簽書會,並邀請到導演朱延平、已故演員郎雄的夫人包珈、《異域》策劃姚奇偉、演員庹宗華、顏鳳嬌、王靜瑩、朱家麟,以及《無國籍公民》演員張可昀(小甜甜)等影人齊聚出席映後座談,一同暢談當年精彩的電影幕後祕辛。 《朱延平七日談》一書是由甫獲得2022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朱延平導演口述、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訪談、撰文,再現朱延平精采的電影人生路。此次特別選映兩部朱延平導演的名作重現大銀幕來回饋讀者及影迷,包括描寫泰緬孤軍奮戰的歷史戰爭片《異域》和感人的延伸作品《無國籍公民》。其中《異域》更以珍貴的35mm膠卷於國家影視聽中心高規格大銀幕放映,讓導演及演員更能重現當年的回憶。 ▲朱延平導演談及當年拍此部片有許多感觸(中) 朱延平導演在書中提到,他在高中時讀到柏楊的《異域》原著時,即深為這段悲壯的歷史震撼,後來成為導演,直到1987年《大頭兵》獲得票房佳績後,決定爭取拍攝鍾愛的《異域》。在提議的當下並不被看好,他只得與投資拍攝的蔡松林老闆談條件,再拍出兩部《大頭兵》續集,換取拍攝《異域》的機會。 ▲《異域》演員庹宗華 當年於《異域》中飾演夫婦的庹宗華、顏鳳嬌回憶最難忘的拍攝場景是「爆破場面都是真的爆破,於是逃難也像是半紀錄式的方式拼命地跑,拍這部片真的非常辛苦,但很感謝朱導演和辛苦的工作人員,讓畫面呈現出來那麼棒。最後在機場的那一幕現場人很多,不曉得為什麼,兩人對視時突然很有感觸,眼淚就這麼流下來了。」 ▲《異域》演員王靜瑩(中) 而最近在《華燈初上》中也有出色演出的王靜瑩,則記得她在這部出道作中的趣事,她笑稱:「第一次演戲就演這麼厲害的劇本,在現場被說逃難跑起來很像在走伸展台。人生真的很奇妙,做了模特兒,然後拍了導演的戲,才開始學習什麼叫表演,也謝謝奇偉哥鼓勵式的罵我,還有副導當年耐心地等我的眼淚流下來,這些都是學習。」。 飾演膽小士兵、最後被砲彈炸傷雙眼的朱家麟,分享自己現在轉任導演的心情,對於當年朱導演拍攝克服重重難題的功力甚是嘆服。「現在看真的感觸很多,我自己現在轉幕後,更能體會當年這部片真的很難拍,當時沒有monitor(監視器)和許多現代化的器材,真的很佩服朱導演和現場許多厲害的演員一起豐富了這部戲」。而身任電影策畫的幕後功臣姚奇偉先生則表示,「朱導演最近得了2022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他得了獎就像是我們也得獎」。朱延平導演也補充說:「和奇偉合作過許多部作品,他會幫戲加很多細膩的小動作,讓整部電影更有層次,他是台灣電影界的重要幕後推手」。 郎雄遺孀包珈女士也親臨現場觀影支持,包珈女士回憶起郎雄時笑說,「我記得那時郎雄拍了朱導的很多部電影。我當時看了這部片跟郎雄說:你跟安岱(女主角)一樣都是本色演出,你民國38年來到台灣,就是過這種日子。」。 ▲《無國籍公民》演員張可昀(小甜甜) 朱延平導演在《異域》完成數十年後,再次拍攝具有續集意味的短片《無國籍公民》,女主角張可昀提到自己與朱導的合作,戲稱是自己素顏時跟女主角安岱很像才拿到此角,「很感謝導演之前把《異域》拍得這麼好,當我真正在拍時,安岱魂就彷彿上身了。當時我才剛出道,大家都以為我只會搞笑,很感謝朱導給我這個機會,讓很多人從這部戲看到我的演技」。 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同時也是本書作者藍祖蔚表示,「《朱延平七日談》是跟朱延平導演談了很久他才願意和我一起完成這本書,《異域》的原始底片不見了,我們會努力看看有無更好的機會,讓《異域》能透過我們的修復獲得更好的對待」。 ▲朱延平導演為影迷們簽書在《朱延平七日談》 -
|開放報名|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
國家影視聽中心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為響應國際失智症月及世界影音遺產日呼籲保存影像記憶,將在9-10月每週一下午2點推出「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系列活動。 本活動以「記憶」為主軸,從常民記憶談起,建構城市集體記憶以及重溫中心典藏、修復影像裡的全民記憶。希望陪伴大家尋回被遺忘的臺北記憶,透過回望電影紀錄下的臺北城市以及重回拍攝地點的地景導覽,讓長者分享記憶中的臺北,年輕的朋友也可以藉由活動認識臺北的過去與現在,創造不同世代對於城市、影像記憶的對話。 活動地點:臺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4號A棟3樓 諮詢電話:02-2361-0666轉林小姐 ◆影人出席 ▲映後座談 ★電影地景導覽 ◎工作坊 第一場:9/5《少年吔,安啦!》數位修復版——電影預告 1992|臺灣|彩色|111mins|輔15 ◆影人出席:《少年吔,安啦!》男主角顏正國 ※本場次提供懷舊零食每人一份。 第二場:9/12《大稻埕》 ▲——電影預告 2014|臺灣|彩色|133mins|保護級 ★電影地景導覽(於映後座談結束後進行60分鐘):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 ※參加導覽者本中心協助加保個人意外險,故於9/2中午截止報名。 ※起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終點:北門捷運站;限20名。 第三場:9/19《再見台北》數位修復版 ▲——電影預告 1969|臺灣|黑白|90mins|保護級 第四場:9/26《愛情算不算》 ▲——電影預告 2015|臺灣|彩色|99mins|普遍級 ★電影地景導覽(於映後座談結束後進行60分鐘):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 ※參加導覽者本中心協助加保個人意外險,故於9/16中午截止報名。 ※起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終點:西門捷運站;限20名。 第五場:10/3《飲食男女》數位修復版 ▲——電影預告 1994|臺灣|彩色|124mins|保護級 第六場:10/17《霓虹心》 ▲——電影預告 2009|臺灣|彩色|85mins|保護級 第七場:10/24《天馬茶房》 ▲——電影預告 1999|臺灣|彩色|94mins|保護級 第八場:10/31《台北之晨》全新配樂版 ◎——影片預告 1964|臺灣|黑白|20mins|普遍級 ~~~欲報名請點選👉「連結」 ※免費參加,請於活動前三日完成報名,以便統計人數。歡迎親臨萬華老人服務中心報名。 ※活動需拍攝照片作為成果,如不同意主辦單位使用,請事先告知。 ※參加者需施打2劑以上(含2劑)新冠狀肺炎疫苗滿14天,或持當天快篩陰性證明/2天內PCR陰性證明/三個月內解隔通知書(3擇1)。 ※依照法規居家隔離者不能外出參加活動。 ※配合政府防疫政策,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及取消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網站、FB。 ※交通指引:萬華老人服務中心入口位於忠孝西路上,一樓門口有無障礙坡道 —是獨立的入口,請勿走入國宅內喔! 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沿西寧南路往忠孝橋方向,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抵達。 捷運:北門站1號出口,沿忠孝西路往忠孝橋方向,步行約5分中即可到抵達。 公車:中華路北站12、202、、205、206、212、201(直達車)、218、221、223、231、232、234、246、249、250、252、253、260、262、、265、、302、304、307、310、601、604、628、635、640、652、659、660、662、667、701、702、703、705、9、49、527、670、671、706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合辦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本計畫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專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