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訊息EXHIBITION AND EVENT INFORMATION
-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金馬影后大方捐贈冶豔海報!國家影視聽中心感謝影視聽文物捐贈者,更驚喜公佈即將重映的經典修復片單
國家影視聽中心每年選在十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定的「世界影音遺產日」舉辦「世界影音遺產日年度修復成果發表暨感謝儀式」,感謝來自各界的影視聽文物捐贈者,並推廣台灣電影、電視、廣播文化資產的典藏、保存以及數位修復。今年獲贈文物包含金馬影后陸小芬當年獲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獎座、以及大銀幕出道代表作《上海社會檔案》(1981)原版冶豔海報!文物如同台灣影視聽發展史的切片,乘載令人津津樂道的珍貴幕後故事。 ➤演員陸小芬在1981年飾演《上海社會檔案》女主角,今年捐贈原版海報給國家影視聽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世界影音遺產日年度修復成果發表暨感謝儀式」首先以影視聽中心本年度修復成果分享揭開序幕:截至113年國家影視聽中心共計修復110部影片、數位掃描7429部影片。而今年度完成數位修復的紀錄片類型作品有胡台麗導演、李道明導演《矮人祭之歌》(1986);李道明導演《鹿港反杜邦之後:一些社會運動工作者的畫像》(1999)。劇情片部分則有張帝、楊麗花主演的台語電影《張帝找阿珠》(1969);今年夏天在大阪世博世界首映的《萬博追蹤》(1970);現正於新加坡進行為期一年商演的台灣「學生電影」開山之作《拒絕聯考的小子》(1979);主題曲和劇情都家喻戶曉的《魯冰花》(1989);在大安森林公園跨年放映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的《愛情萬歲》(1994)4K修復等十一部作品。 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表示:「我們能修復這些寶貴的珍藏,是因為大家踴躍的捐贈文物以及文化部的支持,影視聽中心才能接手處理典藏、數位化,把我們在台灣一起經歷的歷史回憶重現,分享給下一代的觀眾!」並表示年度修復作品將陸續以國際參展、專場放映、主題節目策展等方式,盡快與觀眾再次見面!更邀請在座來賓明晚(24日)參與中心第一百部修復片《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的戶外世界首映,活動免費入座、朱延平導演亦前來共襄盛舉。 ➤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表示:中心能修復這些寶貴的珍藏,仰賴各界踴躍捐贈文物及文化部的支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緊接著感謝儀式請到今年度影視聽文物捐贈者上台致詞。第一位代表演員陸小芬在1981年因飾演《上海社會檔案》女主角,以大膽、狂野的銀幕形象一砲而紅,又因《看海的日子》(1983)憑藉細膩演技得到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息影超過20年後,於2024年重返電影圈出演《本日公休》驚豔四座!戲劇化的從影回憶都封存在她慷慨捐贈的文物中,包含四座影后獎座、無數剪報期刊,劇本與參演作品海報。看著《上海社會檔案》原版海報上45年前尺度驚人的身影,陸小芬開心又激動地說:「以為這部是昨天才殺青的電影,怎麼會一晃眼就過這麼久!我的天啊,《上海社會檔案》是我的處女作。」她表示,每次拍戲都是用生命在交換角色的靈魂,所以很珍惜參演電影時留下的所有紀錄。直到921地震,這些獎座和珍藏全數被搖落地面,陸小芬開始擔心:如果這些東西毀壞、或離世後被家人丟棄該怎麼辦?她半開玩笑地說:「那我真的會從墳墓裡爬起來掉眼淚耶!」 直到陸小芬和影視聽中心展開合作,知道這些文物有國家單位可以接手專業典藏處理,相當放心又感謝。褚明仁董事長也補充,陸小芬拿到的金馬獎獎座是「期間限定款」,當年想要仿效奧斯卡短暫做了改版,只有第16到23屆的金馬獎獎座是這個造型,文物就是影史發展的縮影,更再次呼籲大家若有影視聽相關文物,都歡迎聯繫館方收藏。 ➤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補充:陸小芬拿到的金馬獎獎座是「期間限定款」。(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世界影音遺產日」系列活動包含於上週末10月18日圓滿落幕的「2025TFAI影視聽研究交流會」、與明後兩天的「盛典宇宙2025影音遺產篇」復古市集。整個十月影視聽中心新莊場館一樓大廳也精心佈置「新的老電影,新的小特展」,呼籲重視磁帶保存與數位化的展覽,讓民眾得以認識典藏保存及數位修復影視音遺產的重要性,歡迎呼朋引伴熱烈參與! -
查看更多金馬影后大方捐贈冶豔海報!國家影視聽中心感謝影視聽文物捐贈者,更驚喜公佈即將重映的經典修復片單
國家影視聽中心每年選在十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定的「世界影音遺產日」舉辦「世界影音遺產日年度修復成果發表暨感謝儀式」,感謝來自各界的影視聽文物捐贈者,並推廣台灣電影、電視、廣播文化資產的典藏、保存以及數位修復。今年獲贈文物包含金馬影后陸小芬當年獲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獎座、以及大銀幕出道代表作《上海社會檔案》(1981)原版冶豔海報!文物如同台灣影視聽發展史的切片,乘載令人津津樂道的珍貴幕後故事。 ➤演員陸小芬在1981年飾演《上海社會檔案》女主角,今年捐贈原版海報給國家影視聽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世界影音遺產日年度修復成果發表暨感謝儀式」首先以影視聽中心本年度修復成果分享揭開序幕:截至113年國家影視聽中心共計修復110部影片、數位掃描7429部影片。而今年度完成數位修復的紀錄片類型作品有胡台麗導演、李道明導演《矮人祭之歌》(1986);李道明導演《鹿港反杜邦之後:一些社會運動工作者的畫像》(1999)。劇情片部分則有張帝、楊麗花主演的台語電影《張帝找阿珠》(1969);今年夏天在大阪世博世界首映的《萬博追蹤》(1970);現正於新加坡進行為期一年商演的台灣「學生電影」開山之作《拒絕聯考的小子》(1979);主題曲和劇情都家喻戶曉的《魯冰花》(1989);在大安森林公園跨年放映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的《愛情萬歲》(1994)4K修復等十一部作品。 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表示:「我們能修復這些寶貴的珍藏,是因為大家踴躍的捐贈文物以及文化部的支持,影視聽中心才能接手處理典藏、數位化,把我們在台灣一起經歷的歷史回憶重現,分享給下一代的觀眾!」並表示年度修復作品將陸續以國際參展、專場放映、主題節目策展等方式,盡快與觀眾再次見面!更邀請在座來賓明晚(24日)參與中心第一百部修復片《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的戶外世界首映,活動免費入座、朱延平導演亦前來共襄盛舉。 ➤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表示:中心能修復這些寶貴的珍藏,仰賴各界踴躍捐贈文物及文化部的支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緊接著感謝儀式請到今年度影視聽文物捐贈者上台致詞。第一位代表演員陸小芬在1981年因飾演《上海社會檔案》女主角,以大膽、狂野的銀幕形象一砲而紅,又因《看海的日子》(1983)憑藉細膩演技得到第2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息影超過20年後,於2024年重返電影圈出演《本日公休》驚豔四座!戲劇化的從影回憶都封存在她慷慨捐贈的文物中,包含四座影后獎座、無數剪報期刊,劇本與參演作品海報。看著《上海社會檔案》原版海報上45年前尺度驚人的身影,陸小芬開心又激動地說:「以為這部是昨天才殺青的電影,怎麼會一晃眼就過這麼久!我的天啊,《上海社會檔案》是我的處女作。」她表示,每次拍戲都是用生命在交換角色的靈魂,所以很珍惜參演電影時留下的所有紀錄。直到921地震,這些獎座和珍藏全數被搖落地面,陸小芬開始擔心:如果這些東西毀壞、或離世後被家人丟棄該怎麼辦?她半開玩笑地說:「那我真的會從墳墓裡爬起來掉眼淚耶!」 直到陸小芬和影視聽中心展開合作,知道這些文物有國家單位可以接手專業典藏處理,相當放心又感謝。褚明仁董事長也補充,陸小芬拿到的金馬獎獎座是「期間限定款」,當年想要仿效奧斯卡短暫做了改版,只有第16到23屆的金馬獎獎座是這個造型,文物就是影史發展的縮影,更再次呼籲大家若有影視聽相關文物,都歡迎聯繫館方收藏。 ➤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補充:陸小芬拿到的金馬獎獎座是「期間限定款」。(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世界影音遺產日」系列活動包含於上週末10月18日圓滿落幕的「2025TFAI影視聽研究交流會」、與明後兩天的「盛典宇宙2025影音遺產篇」復古市集。整個十月影視聽中心新莊場館一樓大廳也精心佈置「新的老電影,新的小特展」,呼籲重視磁帶保存與數位化的展覽,讓民眾得以認識典藏保存及數位修復影視音遺產的重要性,歡迎呼朋引伴熱烈參與! -
查看更多永遠的「小丑」許不了!影視聽中心舉辦《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世界首映,40週年紀念一代笑匠坎坷悲喜人生
短短六年間創下台灣本土喜劇賣座奇蹟的傳奇笑匠許不了,生前最後遺作《小丑與天鵝》(1985)於今年迎來上映40週年,國家影視聽中心選在10月24日週五晚間,於新莊場館戶外廣場舉辦《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世界首映!與影迷觀眾分享年度數位修復成果,讓新生代、資深影迷再次認識回顧這位曾經深獲庶民大眾喜愛,並闖出「許不了旋風」的藝界沈浮悲喜人生。 「許不了,死了!」1985年7月4日,當天報紙以黑底反白斗大標題報導許不了過世消息,似乎只有如此直白錯愕的方式,才能照映他坎坷的一生。從小在酒家班學雜耍、變魔術的許不了,從歌廳作秀、電視節目錄影,一路到客串電影跑龍套,靠著誇張逗趣的肢體語言、與生俱來的表演魅力,一夕爆紅成為198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喜劇演員。然而,票房保證成為黑道覬覦的目標,日夜不間斷的軋戲、加上酒癮和藥癮的雙重催化,讓許不了病痛纏身,最終在《小丑與天鵝》上映時辭世。諷刺又傷感的是,影迷蜂擁到戲院邊哭邊笑看他最後身影,該片竟成許不了畢生最賣座電影票房巔峰,據稱:「那個夏天,全台電影院都成了許不了的靈堂。」 ➤許不了在《小丑與天鵝》開場的黑白畫面裡畫上小丑妝。(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小丑與天鵝》是影視聽中心第100部修復作品,劇情圍繞在過氣藝人許阿坤(許不了飾),與歌舞女郎阿珠(甄秀珍飾)相愛、相知、相惜的故事,他們的舞台事業與生命際遇跌宕起伏,也成為許不了真實人生的寫照。導演朱延平表示自己在《小丑與天鵝》的開場,用黑白畫面呈現許不了為自己畫上小丑妝,「我從未用過黑白黑面,至今仍想不透為冥冥中會有這樣選擇?」。朱延平和許不了最早因為《小丑》(1980)合作結緣並一炮而紅,兩人一共合作拍攝五部電影,成為台灣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喜劇組合。朱延平回憶,當年拍攝時的黑道鬧場真的不是傳說,拿武士刀殺來片場砍人的過程歷歷在目,而許不了不顧斷腿的傷口、身上佈滿針孔和化膿,依然敬業開拍的模樣也令他難以忘懷。 ➤《小丑與天鵝》是為影視聽中心第100部修復作品,劇情圍繞在過氣藝人許阿坤(圖左,)許不了飾,與歌舞女郎阿珠(圖右,甄秀珍飾)。(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他光是坐在那裏就能逗笑大家,是天生喜劇人,有內心戲,有可憐的一面,他演悲喜劇絕對是一流的。」《小丑與天鵝》展現許不了的才華、呼應許不了的命運,更揭露了黑道介入台灣影視娛樂產業的一段黑歷史,同時透過鏡頭記錄下彼時台北的樣貌: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市立美術館、台北植物園、中華商場、西門町電影街日新戲院、板橋大同水上樂園,甚至是仁愛路一段違建聚落,許多現已消逝的四十年前景致都將重現大銀幕! ➤朱延平稱許不了:「他演悲喜劇絕對是一流的。」(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影視聽中心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識所訂的「世界影音遺產日」系列活動,特別在10月24日週五晚間,戶外免費放映《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邀請觀眾一起見證一代笑匠許不了的風采!現場將發送紀念贈品、觀影小點,映前安排小丑表演、並邀請朱延平導演親臨座談,追憶與許不了合作的幕後辛酸點滴。 -
查看更多永遠的「小丑」許不了!影視聽中心舉辦《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世界首映,40週年紀念一代笑匠坎坷悲喜人生
短短六年間創下台灣本土喜劇賣座奇蹟的傳奇笑匠許不了,生前最後遺作《小丑與天鵝》(1985)於今年迎來上映40週年,國家影視聽中心選在10月24日週五晚間,於新莊場館戶外廣場舉辦《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世界首映!與影迷觀眾分享年度數位修復成果,讓新生代、資深影迷再次認識回顧這位曾經深獲庶民大眾喜愛,並闖出「許不了旋風」的藝界沈浮悲喜人生。 「許不了,死了!」1985年7月4日,當天報紙以黑底反白斗大標題報導許不了過世消息,似乎只有如此直白錯愕的方式,才能照映他坎坷的一生。從小在酒家班學雜耍、變魔術的許不了,從歌廳作秀、電視節目錄影,一路到客串電影跑龍套,靠著誇張逗趣的肢體語言、與生俱來的表演魅力,一夕爆紅成為198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喜劇演員。然而,票房保證成為黑道覬覦的目標,日夜不間斷的軋戲、加上酒癮和藥癮的雙重催化,讓許不了病痛纏身,最終在《小丑與天鵝》上映時辭世。諷刺又傷感的是,影迷蜂擁到戲院邊哭邊笑看他最後身影,該片竟成許不了畢生最賣座電影票房巔峰,據稱:「那個夏天,全台電影院都成了許不了的靈堂。」 ➤許不了在《小丑與天鵝》開場的黑白畫面裡畫上小丑妝。(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小丑與天鵝》是影視聽中心第100部修復作品,劇情圍繞在過氣藝人許阿坤(許不了飾),與歌舞女郎阿珠(甄秀珍飾)相愛、相知、相惜的故事,他們的舞台事業與生命際遇跌宕起伏,也成為許不了真實人生的寫照。導演朱延平表示自己在《小丑與天鵝》的開場,用黑白畫面呈現許不了為自己畫上小丑妝,「我從未用過黑白黑面,至今仍想不透為冥冥中會有這樣選擇?」。朱延平和許不了最早因為《小丑》(1980)合作結緣並一炮而紅,兩人一共合作拍攝五部電影,成為台灣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喜劇組合。朱延平回憶,當年拍攝時的黑道鬧場真的不是傳說,拿武士刀殺來片場砍人的過程歷歷在目,而許不了不顧斷腿的傷口、身上佈滿針孔和化膿,依然敬業開拍的模樣也令他難以忘懷。 ➤《小丑與天鵝》是為影視聽中心第100部修復作品,劇情圍繞在過氣藝人許阿坤(圖左,)許不了飾,與歌舞女郎阿珠(圖右,甄秀珍飾)。(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他光是坐在那裏就能逗笑大家,是天生喜劇人,有內心戲,有可憐的一面,他演悲喜劇絕對是一流的。」《小丑與天鵝》展現許不了的才華、呼應許不了的命運,更揭露了黑道介入台灣影視娛樂產業的一段黑歷史,同時透過鏡頭記錄下彼時台北的樣貌: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市立美術館、台北植物園、中華商場、西門町電影街日新戲院、板橋大同水上樂園,甚至是仁愛路一段違建聚落,許多現已消逝的四十年前景致都將重現大銀幕! ➤朱延平稱許不了:「他演悲喜劇絕對是一流的。」(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影視聽中心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識所訂的「世界影音遺產日」系列活動,特別在10月24日週五晚間,戶外免費放映《小丑與天鵝》數位修復版,邀請觀眾一起見證一代笑匠許不了的風采!現場將發送紀念贈品、觀影小點,映前安排小丑表演、並邀請朱延平導演親臨座談,追憶與許不了合作的幕後辛酸點滴。
